2025年6月30日,日本政府计划于2026年4月起实施的
“儿童与育儿支援金”制度引发全球热议。
这项被民间称为“单身税”的政策,
要求所有缴纳公共医疗保险的在职人员(含在日外国人)
每月最高缴纳1650日元,用于补贴育儿家庭。
政策背后,是日本新生儿数量连续9年下跌、
2024年首次跌破70万、
总和生育率降至1.15的残酷现实。
这场“用单身者的钱养别人孩子”的争议,
究竟是人口危机的破局之策,还是将社会矛盾推向深渊的昏招?
政策真相:全民买单的“育儿基金”
“儿童与育儿支援金”并非独立税种,
而是通过全民健康保险附加费形式征收。
其覆盖群体包括单身者、已婚无孩家庭、
育儿家庭及老年人,年收入200万日元(约10万人民币)者每月需缴纳200-350日元,
1000万日元(约50万人民币)高收入者则需缴纳1000-1650日元。
政策设计者强调,这是“全社会共担的社会保障制度”,
但现实却充满讽刺:
- 受益者与缴费者错位:
育儿家庭可享受0-3岁每月1.5万日元、
第三胎起3万日元的津贴,
3岁至高中毕业每月1万日元、第三胎起3万日元的补贴,
而单身及无孩家庭需缴费却无法直接获益。
- 低收入群体困境:
年收入低于200万日元者可部分减免,
18岁以下儿童免缴,但东京米价年涨93.7%、
通胀加剧的背景下,低收入单身者仍面临额外负担。
- 外国人亦难逃:
在日持有中长期在留资格的外国人需缴纳公共保险,
因此也被纳入缴费范围,每月多负担350-1650日元。
人口危机:数据背后的绝望
日本的人口困境已非“严峻”二字可概括:
- 出生率断崖式下跌:
2024年新生儿68.6万,较上年减少5.7%,
总和生育率1.15,远低于维持人口稳定的2.07标准。
东京都以0.96的生育率垫底,宫城县(1.00)和北海道(1.01)紧随其后。
- 人口自然减少创新高:
2024年死亡人数160.5万,人口自然减少91.9万,
相当于每分钟就有1.7人消失。
- 未来预测触目惊心:
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预测,
到2070年人口将从1.2亿锐减至8700万,
劳动力短缺将致社保体系崩溃。
为应对危机,日本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措施:
生育补贴、多子女家庭教育支持、扩大托育服务、推动男性育儿假,
甚至东京都政府从2025年4月开始实施每周4天工作制。
然而,这些政策未能阻止出生率持续下跌。
争议漩涡:经济手段能否解决社会问题?
“单身税”政策一出,舆论瞬间炸锅。
支持者认为,这是“全社会共同承担人口责任”的必要之举;
反对者则痛斥其“变相惩罚不婚不育”,甚至将矛盾推向更深层次。
支持者:共担风险,保障未来
- 资金缺口巨大:日本每年少子化对策需3.6万亿日元(约1665亿人民币),
其中1万亿依赖此支援金。
若没有这笔资金,育儿津贴、托育服务等福利将难以为继。
- 国际经验借鉴:法国、瑞典等国通过高额育儿补贴和税收优惠成功提升生育率,
日本此举或可视为“向北欧模式靠拢”的尝试。
反对者:加剧不平等,适得其反
- 个人自由受冲击:婚姻与生育是基本权利,用经济手段干预选择,无异于“国家催婚催生”。
- 低收入者雪上加霜:日本网友吐槽:“交了这笔钱更结不起婚。”
民意调查显示,42.1%民众反对,仅32.8%支持。
- 政策效果存疑:少子化根源在于高房价(东京房价收入比12:1)、
职场僵化、育儿支持不足等结构性问题,单纯征税难以解决。
学者比喻:“让失去双腿的人为马拉松选手买跑鞋。”
那么问题来了,其他国家是否会效仿呢,评论区欢迎说出你的妙招!
高忆配资-杠杆炒股配资-炒股配资理财-线上开户的证券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